close

現在有很多 XX Lab(實驗室),與生產流水線背道而馳,把精工細作的生產環節搬到了零售店,誕生於紐約的香水品牌 Le Labo (法文,實驗室的意思)算是掀起這種風潮的品牌之一。

Le Labo 不做廣告,拒絕量產,只在自己店鋪和少量高級零售店(及其線上平臺)銷售,比如紐約的 Barneys 和巴黎的 Colette。

這也是 2006 年自巴黎的 Fabrice Penot 和 Eddie Roschi 在 Armani 香水創立這個品牌的時候,被所有投資人拒絕的原因。但不到兩年,Le labo 便吸引了 W 雜誌、紐約時報等媒體的註意力,到第四年,年銷售額已經達到 450 萬美元。

Fabrice Penot 和 Eddie Roschi,曾在 Armani 香水公司一起工作

憑著「有錢才花」的擴張原則,在那時全球一共只開了 4 個獨立店面。不過,自從它被雅詩蘭黛收購後,開店速度明顯快了很多。現在在美國、歐洲、香港、韓國、東京、巴黎、倫敦均設有獨立門店。並在高端百貨 Nordstrom、Barneys New York、Net-a-porter 以及 Saks Fifth Avenue 有售。

最近 Le Labo 進軍澳大利亞,在墨爾本的第一個獨立門店將於三月正式開業,這是其第 33 家旗艦店。除了香水實驗室之外,也將出售家居用品和配飾。

就像它的名字一樣,Le labo 香水的店鋪裝修看起來有點像有些粗野的科學實驗室。你挑選好香水之後,調香師會在現場手工調配,即時裝瓶,並貼上寫有你的姓名、調香師名字以及調製日期的標識。價格基本在 50 美元到 950 美元(可以用到 100 歲的 500 毫升裝)不等。

Le Labo 美國門店

一般香氛產品,很大一部分成本花在了營銷上。創立之初沒什麽錢的兩個人,決定放棄這部分,將錢用在產品和調香師上,這反而進一步提升了 Le labo 的品牌調性。

「香水業是由幾家大公司壟斷的價值數十億的產業,每年推出上千個新款,一擲千金投入廣告,香水卻了無新意,日益大眾化,缺乏創意和個性。」 Fabrice Penot 說。

因此,Le labo 不搞聲勢浩大,賣性感或者賣獨立的廣告,覺得香水的本質應該是味道本身,是使用者個性的延伸。因此就連香水的名字也強調產品本身的存在感。

每款香水以主材料命名,後面跟著的數字,代表製作這款香水所需要的香料種類數量,比如暢銷產品之一 Rose 31 ,以百瓣玫瑰和大馬士革玫瑰為主料,占香水一半以上的分量,並搭配了 31 款材料。

Le Labo Rose 31

除了其獨特的產品和體驗吸引媒體前來報道,Le Labo 增加品牌影響力的方式,則是定期推出一款城市的味道,並且只在那個城市售賣,比如洛杉磯的花香和麝香、紐約的煙熏味、達拉斯的純凈香草味道等。

另外,Le labo 也為酒店定製香味,比如 Fairmont 酒店集團, Le Meridien(艾美酒店集團),紐約的 ACE Hotel 和Gramercy Park Hotel。他們在一些酒店裏也開設了店鋪。

正好趕上小眾香水的潮流,Le Labo 在 2015 年因為 Santal 33 這款香水著實火了一把,GQ 的設計師 Griffin Funk 曾在 Twitter 上說,「如今如果一個人聞起來不像 Le Labo Santal 33,就會感到很奇怪。」

Penot 對此感到很幸運和受寵若驚,「我們有一些讓人們很狂熱的系列...但 Santal 33 是完全不同程度的成功...作為一個香水製造商,你會偷偷的想,但從來沒有期盼過會有如此大的影響力。如果你非常非常幸運的話,你的一生只會發生這一次。」

Le Labo Santal 33

根據截至 12 月 31 號的第二季度財報,Le Labo 與 Jo Malone、Editions de Parfums Frédéric Malle 和 Tom Ford 高端香水品牌一起,成為雅詩蘭黛增速最快的種類。

「這些奢侈香水品牌主要由幾款強勁的香水推動,當然還有社交媒體」,雅詩蘭黛的首席執行官 Fabrizio Freda 說。

了解更多資訊,歡迎登陸Le Labo 台灣官方網站查看。

延伸閱讀:

LE LABO 香水推薦

Le Labo 品牌故事

 LE LABO城市限定系列介紹

Le Labo 33 評價

木質調香水推薦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ara 的頭像
    Tara

    Tara的部落格

    T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